侗族美食做法_侗族美食做法大全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我对“侗族美食做法”的一些看法。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1.侗族的特色美食

2.侗族的民族饮食

3.肇兴侗寨的美食和特色有哪些?

4.侗族有哪些特色美食?侗族人喜欢吃偏酸的食物?

侗族美食做法_侗族美食做法大全

侗族的特色美食

       习惯了一样东西,如果突然被替换,会感觉很不适应。我们从小到大最常吃的是家乡饭,你习惯了家乡的口味,如果换一个地方生活,吃当地的食物,可能就会觉得不那么习惯。少数民族的美食别有一番味道,若是到了少数民族的地盘,就应该好好感受当地的味道,一定不能错过的就是他们的美食。侗族大家都有了解吧,侗族的美食小吃有哪些呢?。

       “侗不离酸”是流行在侗族民间的俗语,说的就是侗家饮食离不开酸的特点。侗家的酸食不仅有蔬菜,还有猪肉、牛肉、鸭、鱼、鹅,用坛腌制。家里来了客人,他们拿出用糯米酿制的苦酒(微甜并不苦)和腌制的肉食,是侗家最热情的表示。

       侗家食用的酸水是自制的。酸水的制作是这样的:将干净的淘米水倒进一只放在灶塘边的瓦瓮,三五天过去,便会变成酸水,它带有糯米的香淳,用这些酸水煮菜,令人胃口大开。侗族家家户户都有酸坛,酸坛有陶坛、木桶。素酸一般用陶坛,荤酸用陶坛、木桶都行。逢上贵客光临,取出陈年腌品,醇香可口,味道独特,是待客的上等菜肴。

       侗家腌酸不论季节,一年四季常年不断,三月青菜长得快,可腌青菜;八月禾花鱼肥,可腌肥鱼;秋日可腌鸭;春节宰猪可腌肉……因此,侗家的桌上从来“不离酸”。

       侗族美食小吃推荐:

       1、牛瘪

       清凉可口,大开肠胃,食欲大增。侗家人说:牛吃百草,百草入药,人吃了牛瘪,可防病治病。确实这里的侗族群众个个身体强壮、健康。用同样的方法,亦可将山羊制成羊瘪,羊瘪又别有一番风味。

       2、泡汤

       侗族群众过节、办喜事杀猪时,要请客人来吃饭,这一餐称为吃“泡汤”。吃“泡汤”要炒一道特殊的菜。主人割下几斤猪肉和猪肚子、大肠、小肠、心、肝、肺等各种内脏的一部份,用水煮,再切,然后用辣椒炒,配上生姜、大蒜等香料,最后倒入猪潮血煮沸。客人来吃“泡汤”,猪肉和各种内脏都吃到,表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

       3、三江牛肉干

       三江县山多地少,牧草丰富,适宜发展肉牛,加上侗、苗族素有爱牛敬牛的优良传统,以牛存栏多少来证明自己富有与贫穷,因而,三江县肉牛发展快。三江牛肉干色美味鲜,其中以“桥牌”牛肉干和”侗婆“牌牛巴干最为出名。都是以优质的当地野黄牛牛肉为原料,采用历史悠久的侗族民间方法烘烤而成。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实为送礼佳品。

       4、三江油茶

       三江境内的老百姓都有打油茶的习俗,特别以侗族、苗族为甚,如草苗一天至少要喝三餐油茶,早上起来先喝油茶再出工,中午收工回来先喝油茶再吃午饭,晚餐也先喝油茶再做饭。侗家人喜欢喝油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喝油茶是侗寨民众的早餐主要饮食方式,一般还配有糯米饭,油茶泡冷米饭和糯米饭是三江传统喝法。一种科学的说法是,因为侗族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高寒山区,侗族油茶能御寒防病,还有生津解渴、提神醒脑、解除疲劳等功效。因其味微苦,所以又被称为“侗族咖啡”。

       5、侗家酸鱼、酸肉

       酸鱼、酸肉的制法是:把备腌的鱼、肉洗净,去内脏,用盐拌匀,腌泡三五天,取出让风吹干水气,或烤干,然后拌上甜酒、糯饭,再逐块放入坛、桶内,上面再盖一层酒糟或糯饭,或加放一些辣椒、生姜等佐料,最后压实密封。一般过三五个月,就可取出来吃了,有些腌品可以存放数十年,时间越长味道越佳。

       侗族地区各地腌制酸鱼方式各具特色,但大体都是以去内脏的鲤鱼裹以蒸熟的糯米,拌着红辣椒及香料层层铺于坛中密封,数月后可取食之,月久更香甜。

       别具风味的侗家酸鱼,吃法也有多种多样,可以生吃,亦可烘烤油炸,不同吃法就有不同感受。由于贵州侗寨多分布在高山深谷和交通不便的地区,侗家酸鱼的美味曾是“养在深闺人未尝”。

       6、紫血

       紫血是三江侗人民喜好的一道特色菜。其制作是将猪、羊、鸭等动物内脏精华部分(心、肝等)用中火焙熟切成片,再拌入猪心血和香草配料,装碟而成。它吃起来鲜、香,味道极佳。

       7、蚂蚱

       三江侗族蚂蚱食法,大多采取油炸的方法,这样做出来的食物,不仅入口酥香。当真是下酒的好菜。而且营养丰富,具有美容强身的功效。油炸蚂蚱就是侗家一道非常有名的风味昆虫宴,其酥脆爽口。

       趁着你还年轻,就应该多去感受一些不同的风俗,品尝不同的美食,不然人就这么一辈子,你永远在一个小地方生活,会错过太多的趣味。中国少数民族的生活很有意思,一定要找机会去感受一下。

侗族的民族饮食

       酸汤鱼火锅是苗族、侗族的特色美食,涎生于贵州黔东南,酸汤鱼中所用到的酸汤不同于重庆酸菜鱼,是采用发酵而成的红酸制成,酸味醇厚,颜色红润,非常有特色

       酸汤鱼火锅

       一、酸汤的制作

       贵州的酸汤分为二种,一种是红酸,一种是白酸,酸汤鱼所用到的就是红酸。

       准备材料:坛子,西红杮4000克、子姜400克、大蒜200克、红辣椒1000克、糯米粉90克、米酒200克;盐450克

       野番茄

       将坛子洗干净后再用白酒擦试坛内壁;

       将西红杮装入坛中,再加入子姜、大蒜、红辣椒

       撒上盐,再投入糯米粉,倒入米酒

       密封让其自然发酵,15-20天即可。

       使用时只需将泡好的西红柿、子姜、红辣椒一起打成蓉泥即可。

       红酸汤

       特别说明,西红杮最好选用野生番茄,这样做出来的酸汤更醇厚,香气也更浓郁。

       二、火锅制作

       准备的食材:鲜活胡子鲶一条

       调料:红酸汤、高汤、黄豆芽、老姜,葱,胡椒粉,料酒,糖,山胡椒油,,猪油,菜油;

       蘸水调料:糊辣椒粉,花椒粉,腐乳,榨菜碎,盐、味精,香油,香菜段、葱花

       准备工作:

       将鱼斩杀并清洗干净,改刀,从背部切至腹部,肚皮不要切断,每截约2厘米左右;

       鲶鱼

       黄豆芽清洗干净,老姜切成片、葱切段;

       起锅,烧热,下猪油、菜油,再下姜片,蒜段爆香;

       掺入红酸汤,再加入适量高汤大火烧开;

       调入适量盐、胡椒粉、鸡精、糖、料酒搅拌均匀;

       放入黄豆芽焯至断生后捞出,放入火锅盆中垫底;

       将鱼投入锅中,转中火,煮熟后捞至火锅中;

       锅中调入少许的山胡椒油后,随汤一起淋入火锅盆中,稍加点缀,即可上桌

       酸汤鱼火锅

       用锅中汤汁加少许糊辣椒粉,花椒粉,腐乳,榨菜碎,盐、味精,香油,香菜段、葱花调成蘸水。吃法与重庆火锅中的味碟吃法一致。

       蘸水

       酸汤鱼火锅其实很早前就曾在广东开始流行,据称还曾获得广州国际美食节金奖和市民最喜爱的美食。酸汤鱼火锅是贵州菜中的一张名片,酸香糊辣是其主要特点,吃完鱼后,再接着涮吃其它配菜,非常适合三五知己围坐一起,大块朵颐。在贵州,因为酸汤鱼火锅的火爆,酸汤牛肉,酸汤狗肉、酸汤羊肉、酸汤排骨等开始兴起,大大丰富了餐饮市场,成为贵州菜兴起的火车头。

肇兴侗寨的美食和特色有哪些?

        侗族分布在中国南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处。侗族种植水稻,稻田养鱼,鱼粮兼营。出产木耳、香菇、竹笋(玉兰片)、柑橘等。

       侗族地区大多日食四餐,两饭两茶。饭以米饭为主体。平坝多吃粳米,山区多吃糯米,糯米种类很多,有红糯、黑糯、白糯、秃壳糯、旱地糯等等,其中香禾糯最有名。他们将各种米制成白米饭、花米饭、光粥、花粥、粽子、糍粑等,吃时不用筷子,用手将饭捏成团食用,称为“吃抟饭”。

       侗族一般习惯于清晨做好一天的饭菜,带上山去食用。其中香禾稻做成的“抟饭”尤为甘美,有“一家蒸饭,全寨飘香”之说。侗族人喝的茶专指油茶,它是用茶叶、米花、炒花生、酥黄豆、糯米饭、肉、猪下水、盐、葱花、茶油等混合制成的稠浓汤羹,既能解渴,又可充饥。与饭、茶配套的,还有蔬菜、鱼鲜、肉品、瓜果、野味、菌耳和饮料,食源广博而异杂。

       蔬菜大多制成酸莱。制作酸菜有坛制和筒制两种,坛制是指将淘米水装入坛内,置于火塘边加温,使其发酵,制成酸汤,然后用酸汤煮鱼虾、蔬菜,作为日常最常见的菜肴。

       鱼鲜包括鲤鱼、鲫鱼、草鱼、鳝鱼、泥鳅、小虾、螃蟹、螺蛳、蚌之类,可制成火烤稻花鲤、草鱼羹、鲜炒鲫鱼、吮棱螺、酸小虾、酸螃蟹等风味名肴。民间经常食用的虾酱也多以坛制作。腌鱼、腌猪排、牛排及腌鸡鸭则以筒制为主。筒有木桶和楠竹筒两种。制作腌鱼以入冬最佳,腌渍时间越长,其味越醇。鱼虾除大量酸食外,亦常鲜食。

       肉品主要是猪、牛、鸡、鸭肉,吃法与汉族差别不大。瓜果有刺梅、猕猴桃、乌柿、野杨梅、野梨、藤梨、饱饭果、刺栗、大王泡,以及松村嫩皮、桑树嫩皮、香草根等。

       其中,栎木的果实可做成豆腐,“香树”的皮可洁白牙齿,油茶树上长的“茶泡”是天然的酸甜汁。野味包括鼠、蛇、蝌蚪、四脚蛇、幼蝉、幼蝗、土蜂蛹、石蛙、穿山甲、囡囡鱼、麋鹿、梅花鹿、麂子,以及吃松果长大的松香鸡和松香猪,侗族均能巧加利用。

       菌耳方面有松菌和鲜美的鸡丝冻菌,还有可制粑粑与粉丝的藤根、葛根,水田生长的细微苔丝,随处可见的竹笋。饮料主要是家酿的米酒和“苦酒”,以及茶叶、果汁。

       据粗略估计,侗族的常见食料不少于五百种,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长的,草中爬的,只要能吃,无不取食。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很强的生存适应能力。

       侗家能用生姜制成各种酱菜。可加工成腌姜、鼓姜、糖姜、条姜、五味姜、油姜、姜酒等销往各地。

       湘西一带侗族姑娘擅长用柚子皮、冬瓜皮等雕成鱼鸟花草各种形状,用白糖渍成蜜饯,待客时,小的泡菜用,大的盛盘中饷客。

       在侗家人的心目中:糯米饭最香,甜米酒最醇,腌酸菜最可口,叶子烟最提神,酒歌最好听,宴席上最欢腾。

       侗族人宴客要打“桐粑”,其工艺复杂而细致,品种繁多。例如:加苏子汁的叫红侗粑,加杨桐叶的叫黑侗粑,带馅的叫豆沙侗粑、枣泥侗粑等。宴客时泡茶要加柚子皮、冬瓜皮雕成的蜜饯花卉;席上要备畅销全国的“五味姜”,清香适口的“油茶”,清甜软糯的“黑珍珠饭”,水牛调制的“酸龙肉”,以及闻名遐迩的“醅草鱼”,为的是宾主一起欢聚共乐。

       侗族成年男子,普遍喜爱饮酒,所饮酒类大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

       最有特色的要数客人进寨时特殊的迎宾仪式——“拦路酒”了。侗家人在进入寨子的在门楼边设置“路障”,挡住客人,饮酒对歌,你唱我答,其歌词诙谐逗趣,令人捧腹,唱好了喝好了,再撤除障碍物,恭迎客人进门。入座后又是换酒“交杯”,邻居或自动前来陪客,或将客人请到自己家中,或“凑份子”在鼓楼中共同宴请,不分彼此.酒席上还有“鸡头献客”、“油茶待客”、“酸菜苦酒待客”、“吃合拢饭”、“喝转转酒”等规矩。

       侗族的饮食禁忌主要是:不可坐在门坎上吃饭,忌讳看别人吃东西;正月初一不生火;祭祀期间不许外人入寨;丧期孝子忌荤吃素,但鱼虾不限等。

       侗族崇拜龙,天边出现彩虹,称做“龙喝水”,谁家也不能去挑水,也不能用手指虹。还崇拜鱼,认同族或认亲时,先问对方是否知道三鱼共头(其先民的图腾符号),若答得出,便认为是同族人。每逢婚丧嫁娶等大事,请客送礼都离不开鱼。 侗族人民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平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鱼”、“醅肉”,贮藏十数年不坏。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习惯。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区最富有特色。村头寨尾多蓄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寨中鱼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楼耸立其间。住“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堆置杂物。

       大部分地区日食三餐,也有部分地方有日食四餐之习,即两茶两饭。两茶是指侗族民间特有的油茶。油茶是用茶叶、花、炒花生(或酥黄豆)、糯米饭,加肉或猪下水、盐、葱花等为原料(有的地方还加菠菜竹蒿),制成的汤状稀食,既能解渴,又能充饥,故常称“吃油茶”。

侗族有哪些特色美食?侗族人喜欢吃偏酸的食物?

       说到肇兴侗寨的美食,印象最深刻的有两样,一是烤肉糯米饭,二是炒油茶。

       侗族人民长期以来都有以糯米为主食的习俗,原因是糯米饭容易保存,因为侗族人民从早上离家耕田后,会一整天都在田地里忙活,一直会到傍晚时分才能归家,故而一种便于保存不容易变质的食物尤为重要。还有糯米饭有个优点,就是特别耐饿,众所周知,糯米饭是在所有的米谷中最耐饿的,吃饱一顿糯米饭可以管上大半天时间,这样方便了在外农作的侗族人民,耐饿又容易保存,故而,侗族人民一直有吃糯米饭的习俗。

       以前侗族吃糯米饭,条件好的还会加上烤肉,烤肉也容易保存不易坏且味道干香美味,故而现在的侗族寨子就衍生了“烤肉糯米饭”的特色小吃。

       我们这次去肇兴侗寨就率先品尝了这里售卖的烤肉糯米饭。只见小摊上的烤档一直小火慢烤着肥瘦相间的猪肉,旁边还有几种作料供游客选择,侗族阿姐会先将糯米饭舀在一个袋子里,然后再问客人们口味,喜欢吃辣的就放上烤香的辣椒,喜欢吃酸辣的,还会加上自制的酸菜,最后再用手将糯米饭揉捏下,这样能将作料更好的融入糯米饭里面去,如果打包带走,就直接往袋子里放上几片烤肉,如果坐下来吃,侗族大姐就会将揉捏好的糯米饭倒入一次性饭盒里,再往上面放几片烤肉,总之这种酸酸辣辣的味道很让人开胃。

       说到炒油茶,也是侗族人民每日必食之物,我们来到侗寨其中一家餐厅体验了一番。

       侗族阿妈先是讲火升好,将锅烧热,再将茶油倒入溅熟,接着放入蒸好晾干的糯米饭,用油将糯米饭再炸了一道,并且阿妈还告诉我们,要糊一点的糯米饭才香。

       还要将一种苦茶叶继续用茶油炒一下,并加入水煮沸而成茶汤。最后再加上制好的猪下水、花生米、葱花等调料这么拌上,一碗侗族炒油茶就做成了。这种炒油茶跟汉族炒油茶还是有区别的,味道清淡且略苦一些。

       还有肇兴侗寨的扎染和锤布也是值得一提的。

       这里的扎染是这样的,先将自己纺织好的麻布折成不同的花型,再放到由植物所出的色汁里侵染,这些植物千奇百怪,甚至包括板蓝根的根部汁液都用上了。染色的布时间越长染色越多,不同折法也会染出不同花型。

       没有自己文字的侗族人,通过言传身教,使得这一套古老传统的蓝靛靛染工艺在不断重复和岁月的轮回中保留下来,并流传了数千年。

       锤布也是侗族人常用的方法,用木锤用力均匀适度捶打,捶遍所有布面,棉布竖起的绒毛会变得平整而光洁,泛蓝的布开始发亮。据说这布是越锤越亮且越锤越耐穿,不过这锤布的锤子相当重。

       侗族地区大多日食四餐,两饭两茶。饭以米饭为主体。平坝多吃粳米,山区多吃糯米,糯米种类很多,有红糯、黑糯、白糯、秃壳糯、旱地糯等等,其中香禾糯最有名。他们将各种米制成白米饭、花米饭、光粥、花粥、粽子.糍粑等,吃时不用筷子,用手将饭捏成团食用,称为“吃抟饭”。

       侗族一般习惯于清晨做好一天的饭菜,带上山去食用。其中香禾稻做成的“抟饭”尤为甘美,有“一家蒸饭,全寨飘香”之说。侗族人喝的茶专指油茶,它是用茶叶、米花、炒花生、酥黄豆、糯米饭、肉、猪下水、盐、葱花、茶油等混合制成的稠浓汤羹,既能解渴,又可充饥。与饭、茶配套的,还有蔬菜、鱼鲜、肉品、瓜果、野味、菌耳和饮料,食源广博而异杂。

       蔬菜大多制成酸莱。鱼鲜包括鲤鱼、鲫鱼、草鱼、鳝鱼、泥鳅、小虾、螃蟹、螺蛳、蚌之类,可制成火烤稻花鲤、草鱼羹、鲜炒鲫鱼、吮棱螺、酸小虾、酸螃蟹等风味名肴。肉品主要是猪、牛、鸡、鸭肉,吃法与汉族差别不大。瓜果有刺梅、猕猴桃、乌柿、野杨梅、野梨、藤梨、饱饭果、刺栗、大王泡,以及松村嫩皮、桑树嫩皮、香草根等。其中,栎木的果实可做成豆腐,“香树”的皮可洁白牙齿,油茶树上长的“茶泡”是天然的酸甜汁。野味包括鼠、蛇、蝌蚪、四脚蛇、幼蝉、幼蝗、土蜂蛹、石蛙、穿山甲、囡囡鱼、麋鹿、梅花鹿、麂子,以及吃松果长大的松香鸡和松香猪,侗族均能巧加利用。菌耳方面有松菌和鲜美的鸡丝冻菌,还有可制粑粑与粉丝的藤根、葛根,水田生长的细微苔丝,随处可见的竹笋。饮料主要是家酿的米酒和“苦酒”,以及茶叶、果汁。据粗略估计,侗族的常见食料不少于五百种,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长的,草中爬的,只要能吃,无不取食。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很强的生存适应能力。

       侗族嗜好酸味,自古便有“侗不离酸”的说法,他们自己亦称:“三天不吃酸,走保打倒窜。”在侗家菜中,带酸味的占半数以上,有“无菜不腌、无菜不酸”的说法。这些酸味菜的特色是:

       (1)用料范围广。猪、牛、鸡、鸭、鱼虾、螺蚌、龙虱、晴蜒、白菜、黄瓜、竹笋、萝卜、蒜苗、木姜、葱头、芋头…,皆可入坛腌醅。

       (2)腌制方法巧。先制浆水,加盐煮沸,下原料续煮,装泡菜坛,拌上酒精和芝麻、黄豆粉,密封深埋。

       (3)保存时间长。腌菜可放2年,腌鸡鸭可放3~5年,腌肉可放5~10年,腌鱼可放20~30年,非有大庆大典不开坛。侗家盛宴,碗碗见酸,而十道大菜组成的“侗寨酸鱼全席”,世所罕见。

       好了,今天关于“侗族美食做法”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侗族美食做法”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